高齡化社會照顧人力不足與新冠肺炎改變了智慧照顧模式的需求,零接觸科技如雨後春筍般成長,長輩成為更需要關心安全與健康的一群,被照顧的長輩通常有慢性病,電磁波對於睡眠場域的影響需要被重視,尤其時下相當普及的各種生理監測裝置,幾乎都有電磁波超標的疑慮,使得原本對生理修復再生最重要的睡眠受到干擾。而長期暴露於過量電磁波可能危害健康已經成為世界先進國家的共識,並特別制定「睡眠區」預防標準與評估建議!根據德國健康宅協會最新提出的「德國健康住宅睡眠區規範SBM-2015」建築生物評估指南(BUILDING BIOLOGY EVALUATION GUIDELINES)基於預防原則針對特別敏感脆弱有長期風險的”睡眠區”而制訂,並說明是因為睡眠區生理修復再生機會的重要時機。
■睡眠區建議進行電磁波最高等級預防避免影響生理修復時機
睡眠區無線電射頻(射頻,電磁波)來源包括了手機、無線電發射器、廣播、電台、視訊系統、雷達、無線電話…高頻電磁功率密度單位(μW/m2),特別是脈衝或週期性的信號(電磁波交互變化)應更嚴謹地評估, SBM-2015規範最早於1992年在一群科學家與醫生的協助之下,由德國健康宅協會擬定,目前已經經過第八次修訂,根據SBM-2015對於高頻電磁波睡眠區評估標準如下:
單位 |
無異常 |
輕微異常 |
嚴重異常 |
極嚴重異常 |
功率密度μW/m² 單一設備峰值 |
<0.1 |
0.1-10 |
10-1000 |
>1000 |
功率密度μW/m² 脈衝或週期性訊號 |
<0.1 |
0.1-5 |
5-100 |
>100 |
評估與建議措施 |
提供最高等級的預防。它反應自然條件或現代生活環境的一般背景值。 |
作為預防,尤其對敏感體質或病患來說,應盡可能進行補救。 |
從建築生物學觀點,這類型數值無法被接受,需行動來改善,立刻實施補救。除了許多歷史案例之外,科學研究也表明在這個參考範圍,將產生對人體健康有所影響。 |
這些數值應立即採取嚴格的改善方案。此類型代表已達到甚至超過國際間對於公共及職場暴露的國際標準與建議。 |
SBM-2015原文翻譯摘要整理
■照顧科技遠離電磁波保護長者同時也能保護在職場的醫護照護人員
根據SBM-2015指南對敏感體質或病患來說睡眠區應盡可能遠離電磁波,特別如手機、WiFi或脈衝週期性設備時建議不安裝睡眠區,比較容易達到嚴重異常與嚴重異常,當功率密度超過5-100μW/m²時建議以行動改善進行補救,預防可能健康的影響,而超過100μW/m²則代表已達到甚至超過國際間對於公共及職場暴露的國際標準,也同時可能對長期在機構的醫護照護人員產生影響,建議採取立即嚴謹的改善方案,而透過關掉設備、設備遠離或電磁波屏蔽材料如防輻射塗料、布料/窗簾、玻璃貼、磁場防護貼片等都有機會將電磁波遮蔽效率達 99%,降低對人體的可能危害。
■世界翻轉中! nFOPT®創新光纖科技顛覆照護模式新思維「睡眠區無電磁波」!
滙嘉健康以「珍愛生命 尊嚴照顧 傳遞幸福」理念出發,自主研發技術– nFOPT®非侵入性光纖式生理監測技術應用於嬰兒與老人的智慧健康照顧,提升機構或居家照護品質。2021年創辦人楊淑貞由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推薦代表我國參與競賽,APEC BEST Award榮獲「第四次工業革命」獎,不穿不戴遠端能連續追蹤可能的初期狀況,如呼吸、心率、咳嗽、翻身、離床、睡眠品質及各種生理活動,更不會產生電磁波的可能危害。而其AI自動巡房智慧照護系統應用在COVID-19疫情下,減少第一線醫護照護人員和風險病患接觸的機率,不僅節省醫療資源,也具體幫助照護人員減輕照護壓力。即使沒有發燒 nFOPT®智慧照護系統在早期階段即可知道年長者與嬰兒可能身體異常,提早關心健康,降低風險,照護階段也可避免病情惡化太晚發現,恢復階段可追蹤健康復原情形。
nFOPT® AI智慧照護系統也被列入聯合國UNAIDS & Startup Blink 2021全球COVID-19創新調查報告之顯著創新項目台灣代表,與美國莫德納、嬌生、英國AZ並列於報告中。該技術並曾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與NASA、MIT齊名)、亞太資通訊大賽金牌、ECI Awards全場大獎、國家新創獎、國家醫療品質獎及防疫優選機構,逾300家婦產科、月子中心、托嬰中心、養護機構、失智家屋、啟智中心與醫院採用nFOPT®智慧照護薄墊與系統輔助照顧。創辦人楊淑貞表示,nFOPT®是因家中早產兒與父親的中風臥床而發明,初衷為了家人安全與健康而設計,不希望為了自己的監控而製造可能危害家人安全健康的產品,因此堅持睡眠區無電磁波的方式提供最高等級預防,而光纖全反射原理不僅不產生電磁波,其耐高溫、不產生靜電、火花的特性,加上極高的靈敏度和精準度,可以方便被照顧者在不需要穿戴任何裝置的情況下,安全、無感的接受全天候的守護,智慧光纖薄墊經第三方檢測機構確認睡眠區與環境值相近趨近於零,提供電磁波最高等級的預防同時保護照顧者與被照顧者。
■案例分享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劉文德主任表示,睡眠障礙相關的疾病中,以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問題最為普遍,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失眠已經成為一個互為因果關係的慢性病,更指向人類健康兩大殺手的元兇:心血管疾病與神經退化疾病。由於睡眠當中呼吸停止導致的血氧低下及恢復呼吸後的大量充氧現象,將使身體累積大量過氧化物,引起全身性慢性發炎,並進一步導致血管損傷,引發後續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等。多數睡眠障礙病患經常將問題歸咎於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所致,其實睡眠不佳才是導致壓力上升的原因之一。而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屬於生理性、高併發症風險且可治療改善的問題,卻更易被忽略。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操作容易、接受度高且能夠大規模使用的檢測系統,針對一些慢性疾患照顧或是臨床的場域,例如住院病患、安養中心、居家長期照護等環境,建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簡易篩檢方式,尤其這些居所內的人多半有許多長期存在的慢性疾病,如果同時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勢必惡化原本的病情控制。nFOPT® AI智慧照護系統正好提供一種非接觸、主動偵測睡眠呼吸異常模式的方式,透過光纖全反射、檢測睡眠時無電磁波干擾情況下,分析呼吸與心率變化、身體姿勢改變生理訊號等,在不需要穿戴任何裝置的情況下能夠發掘潛在的睡眠呼吸障礙病患,提供大規模篩檢、長期病情追蹤的機會,把「睡不好會生病、生病會睡不好」這樣的睡眠呼吸健康議題,真正落實到實際的醫療場域應用上。
新竹榮家是國內早期採用智慧光纖智慧薄墊作為協助照顧住民安全與健康的一家照護機構,主任陳桂美表示,新竹榮家特別也將光纖薄墊應用於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最主要因素就是它無電磁波與不穿不戴,只要將2mm智慧光纖薄墊放置在床墊下,不僅能即時監控住民的呼吸、心率,還可以提供離床警示、睡眠分析以及活動狀態等訊息,讓工作人員可以藉由電腦和平板,掌握被照顧者的狀態,可立即提供必要的照護與協助,減少人力負荷,還提高住民舒適、安全感和照護品質,期望的就是運用無電磁波的照護科技使住民能在榮家安心、舒適且有尊嚴的渡過餘生,並協助完成他們的臨終心願。
2022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滙嘉健康同步展出,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蒞臨觀展。
滙嘉健康展位:台北世貿一館 D區|A1016、A1018、A1020
更多介紹:www.huijiahealth.com.tw
參考資料:
德國健康宅協會規範SBM-2015原文
https://www.baubiologie.de/site/wp-content/uploads/richtwerte-2015-englisch.pdf
電磁波過敏症
nFOPT技術簡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qTdC49RxY&t=2s
民視新聞: 新竹台大分院引進這”薄薄一片” 減少穿脫隔離衣 醫護巡房添利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HfACRyH_4
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防疫優選機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odVUSLWHw